工作时间: 9.00-17.00 工作日 13911889327(同微) web@fuwu100.cn

舒兰谨防亏欠心理变成贪婪欲望

有商家看了这个亏欠心理的故事后,于是效仿开来。新闻报道:某衣服专卖店做慈善活动,想以衣服价钱随便给,来引起人们对慈善的关注。结果,有不少人拿了好多成本价上百元的衣服,只给了几块钱,甚至有1块钱的,商家亏到血崩!本来,做慈善活动,确实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心,衣服优惠促销还能增加人们的亏欠心理。问题来了,这个衣服价钱随便给把成本无限夸大化,就会把人们的亏欠心理变成贪婪欲望。上述提到的报童其实对成本掌握可是很好的,一份报纸才2个铜板。北京追债公司


2,抓住对方急需心理。


有的商家也注重了成本的控制,于是在开业期间免费送一些便宜的东西,比如:茶具、美食等等,想利用人们拿人手软,吃人嘴短等亏欠心理,然后增加产品销售量。尽管成本是控制好了,但是亏欠心理却引起不了多少,相反还有顾客抱怨:你的店开业那么隆重,才送这点东西!因为商家送的东西不是急需品,让顾客没有感到任何亏欠。上述的报童送的报纸可是急需品,当时人们缺乏手机,甚至网络,报纸和书刊成了了解信息的唯一渠道。有商人看到经济法规调整信息、普通百姓看到很好的招聘信息,犹如雪中送碳,因此对报童先看报再给钱的做法,有一种亏欠心理,自然马上掏钱了!


所以,掌控好自身的成本,还要抓住对方的急需心理,才能达到让对方形成亏欠心理,促进利益成交!笔者亲眼目睹9月份开学季,有个大学城附近的小卖部老板相当精明。它拉了一大箱纸巾到军训的操场上,趁同学们休息时,每人发一小包擦汗。这纸巾一小包才几分钱,但却是同学们的急需品,有时候急需品并不一定是贵的;天气炎热,许多同学汗流浃背,甚至流进眼睛里,非常不舒服,但用纸巾擦完后,感觉清爽多了。同学们很感激老板,于是集体去这小卖部买水买饮料,老板赚大发了。要知道大学城可是有好多个小卖部的,别家店面因为没掌握亏欠心理,生意没那么火爆。


舒兰市地理位置优越,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汇合处,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,位于北纬43°51′至44°38′,东经126°24′至127°45′。南接化工之城吉林市,北联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,西隔松花江与九台市相望,东与蛟河市接壤,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。舒兰建县虽然较晚,但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人类活动。据近年来考古文献记载,法特黄鱼圈文化遗址(位于法特乡黄鱼村西二百米的珠山上,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),出土的豆、罐、壶杯等文物,均属于这个时期的“西团山文化”,这就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,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劳动、生活在这块土地上。以后,又经历了古肃慎时期;从汉代到北魏时期属于扶余奴隶王国,后被高勾丽所侵;唐朝时候是渤海王国的辖地;明代属阿林卫地;清初为扈伦乌拉族所据,大部区域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统辖。清代康熙九年(1670年),宁古塔将军开始主持修筑柳条边墙,南从开原县威远堡边门起,北到法特东的亮山上。法特哈门边内(后又名巴彦鄂佛罗边门)是此段边墙最北头的一个边门,位于舒兰境内。边门设防御人员,管理边禁采捕事宜。雍正三年(1725年)设巴彦鄂佛罗旗属,负责边门的守卫、开关、来往行人的稽查。在法特哈门和溪河还有法特哈驿站和舒兰驿站,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驿站改为文报局,民国时期又改为邮政局。在此前后并设有官庄一座,主要管理官田交纳赋税。随着清朝封禁政策逐渐失去作用,到咸丰十年(1860年),吉林将军向皇帝奏折,要求开发舒兰平原三十万亩官荒,从此大量的关内流民进入舒兰境内,西部、中部地区逐渐繁荣起来。